2012年5月1日 星期二

台灣有機,有機會嗎?

文:秦子媛、鄭鈞元
同步刊登:ITI電子報第43期ePAPER Vol.43
綠金趨勢,不再是秘密。
農委會統計 2011 有機農業年產值 24 億元,至 2012 將達 30 億台幣,年複合成長率 16%。搶進這塊市場的包括台塑、永豐餘、統一等大企業,而高科技大廠如鴻海、明基友達、奇美集團等也紛紛佈局規劃,大老闆們看到的是什麼樣的機會?本次生技社團活動帶領大家透過現行有機農戶的產銷分析,到一探未來台灣農業工業化的可能性。

7:3 的現實

台灣有機農業的生產端正在發展,但後端加工品的需求成長率進步更快,預測2013年將達51.3 億新台幣;雖然台灣 本土市場讓人樂觀,但據 Organic Monitor 資料指出,台灣市售的有機產品中,將近70%仰賴進口。顯然高度成長的市場與本土有機產業的成長出現了落差,這背後代表了市場的支撐潛力足夠的發展信號與產能管理待改進的問題。



台灣目前有機農業概況

目前台灣有機農業仍著力在稻米、蔬果、茶等農作物上,面積遍佈全台。蔬果類細分來說,春夏時期是瓜果類、秋冬期以根莖類和番茄為主。有機農作物中仍以葉菜類為大宗的理由是週轉率高(30天)且四季皆宜種植;水果類平均週轉期需3個月,並且種植難度高、受天候影響大,故產量較少。
有機產品的通路分為三大類:店面式、宅配式、擺攤式。店面式中有 53%是連鎖體系,如里仁、主婦聯盟、無毒的家、綠色小鎮等,是透過中盤商將小農的產品集中然後販賣的形式。宅配式是近年投入的大企業創造出的直接通路,這些企業有些是自產或自成大盤商,包裝出品牌,然後透過網路交易將產品直接送至消費者手上,這樣的模式逐漸為市場所接受。近年在各地興起的「有機農夫市集」即是擺攤式的代表,藉由與消費者直接接觸,農家可在單項產品上獲得更高利潤,並且與消費者建立起溝通連結和信賴感。
本地的有機農產品優勢在於較新鮮且環保,但台灣農地面積狹小,在產量上難以與大農型國家的大量、低成本競爭,僅能提供內銷,能否找出台灣有機農業的潛力外銷產品並大量生產,成為台灣有機農業發展的問題。另外,有機農業的土地認證資格很嚴格,土地要休耕 3 年以上,不灑農藥只使用有機肥,即便開始種植後一但遭遇病蟲害侵襲,也只能用忌避作物來自然調節,時間長且效果無法如使用藥物般有效。上述原因使得有機農地無法迅速增加,不過由於認證單位由原本的 4 家至 2009 年劇增至 13 家,的確促進了驗證有機農地的增加,但一方面 13 種認證標章的出現,也造成市場上消費者的混亂。

新農業革命

2008 年的糧食危機為全球打響了一記警鐘,先進國家低糧食自給率的現象無疑是將人民存活的命脈掌握在他國手上。在人口快速增加的問題之上,由於氣候變異糧食的生產也不如以往穩定,一但發生缺糧,農業出口國勢必暫停或減少糧食輸出,以換得國內人民基本需求的滿足。因應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新形態的農業」開始在先進各國被視為重點產業加速發展中。新形態農業的特徵為,室內垂直式立體空間栽培、高科技自動控制之栽培環境、計劃性生產。以日、韓、歐開發完成的生產場為例,生產管理人員著無塵裝備,在密閉式溫濕度與光照皆被控制的廠房內進行作業。因應不同作物,定義其營養條件與環境參數,將可排除自然界的氣候和病蟲害變因,進行規模與計畫性生產。


台灣的新農業可行性

台灣現存的小農擁有非常好的栽培技術與經驗,作物種類多樣性是其特色,而分散的有機耕地也同時對於當地生態維護有所貢獻。小農的存在價值仍高,國內市場應支持並容納這樣高品質、多樣性且對土地友善的農業。而另一方面,新形態農業的價值則在於將農業導入工業化,放大至規模經濟的產業層面,不但可補足緊急時刻國內糧食之所需,也可以將此規格統一的產品品牌化,包裝外銷。農業工業化後,放大為企業規模並形成品牌,在外銷市場獲利來壯大產業鏈,形成良性循環。
台灣的農業技術(育種、栽培)一直有世界級的水準,只差在無法達成規模經濟,在外銷上處於劣勢。但如今,以 OEM 技術馳名世界的台灣,擁有工具機產業的硬體設備生產力、穩定的產能與品質、高科技自動化技術、豐沛的管理技術人才,這些資源與優勢正是現今全球農業轉型所需要的條件。 台灣能否抓住這個機會,將逐漸失勢的 OEM 產銷鏈能量轉向導入新型態農業,再造一個新的策略性明星產業?

期望在不久的將來,政府能帶頭使資金到位,學研界迅速建立起農業與工業間的技術應用橋梁,企業以中、大農的規模將傳統農人的技術導入工業管理模式,將台灣農業品牌化,創造新的綠色外銷產業。

圖片出處:日本農林水產省網站
http://www.maff.go.jp/j/seisan/ryutu/plant_factory/index.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